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年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年前实现碳中和。近4年来,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清洁能源消费占比提升
图1-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
数据来源:中国能源大数据报告隆众资讯“十四五”以来,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累计增加14.79%,其中,煤炭及原油消费占比下降,分别下降1.6及0.5个百分点,天然气消费占比提升0.3个百分点,水电、核电、风电等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升明显,共提升1.8个百分点,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清洁能源总占比提升。天然气作为最清洁的化石能源,具有清洁、低碳、高效等多方面的综合优势,是实现能源低碳转型的现实选择,在能源转型中起到桥梁作用。在“双碳”引导下,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不断增加,由年的亿立方米增加至年的亿立方米,累计增幅达22.97%
图2-年中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
数据来源: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隆众资讯
构建以天然气为重要支撑,多种能源协同发展的新型能源体系
基于我国当前能源消费结构以及可再生能源供应能力,化石能源仍然是我国当前的主力能源,在“双碳”目标下,天然气是替代煤炭、石油的主要能源之一。但“我国服煤贫油少气”的基本国情又对天然气发展有所制约。
图表3-年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
当前,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在40%以上,在国际油气供应局势不稳、价格波动的大背景下,国内天然气保供面临严峻考验,因此,多种可再生能源融合协同发展,是我国能源结构转型的必然选择。
电气化与燃气化并存,行业协同发展趋势显现。一方面,天然气行业电气化建设加快,利用电力驱动的压缩机驱动天然气,提高天然气输送销量和可靠性;另一方面,终端电气化为城镇燃气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以电为主,多能互补”的能源发展方针,在政策推动下,国家能源局预测,至年,我国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达到30%左右,用户的天然气需求场景面临革新,虽然用气分散的城镇燃气和工业燃料领域存在天然气消费下行压力,但产业园区、数据中心、大型公共建筑等典型场景具备电气多种形式用能需求,通过天然气、电力等多能优化组合,可实现多能互补、气电融合、供需协同,同步拓展天然气发展新空间。
天然气和氢能融合发展,但大规模利用仍存瓶颈。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能的二次能源,可以将气、电、热等能源网络有机联系起来,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年3月5日,国家发改委印发的《绿色产业指导目录(年版)》,将“氢掺入天然气管道等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列入其中。氢气和天然气在产业链上具有相似的环节和特点,在储运环节和发电,建筑工业等应用场景具有大量融合发展的机会,天然气的掺氢技术不仅有助于氢能的储运和利用,有效降低天然气利用的碳排放强度,还能有效减轻天然气的保供压力。
当前,我国现代能源体系构建已经进入关键阶段,非化石能源占比将会不断提升,天然气在一次能源结构转型与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提升过程中,将发挥提升能源质量、稳定电力输出、促进多能融合等作用,调峰属性更加凸显,风能、太阳能、地热、氢能、生物质能等将于天然气成为“能源伙伴”协同发展。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kw.com/rczy/16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