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芯智讯
1月6日消息,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宣布开发出了一种名称为大孔径铥(BAT)激光器,旨在为极紫外(EUV)光刻技术的下一步发展奠定基础。该激光器的效率号称是目前ASMLEUV光刻机中使用的二氧化碳(CO2)激光器的10倍,并有望在多年后取代光刻系统中的CO2激光器。
过去数十年来,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在尖端激光、光学和等离子体物理学研究成果,在半导体行业用于制造先进微处理器的基础科学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些计算机芯片推动了当今人工智能、高性能超级计算机和智能手机的惊人创新。
而最新的由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领导的计划,将评估大孔径铥(BAT)激光器技术,与当前行业标准的CO2激光器相比,有望将EUV光源效率提高约10倍。这一进步可能为新一代“beyondEUV”的光刻系统铺平道路,这些系统可以更快、更低功耗地生产芯片。当然,将BAT技术应用于半导体生产需要重大的基础设施变化,因此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取得成果还有待观察。要知道目前的EUV系统也经过了几十年的开发才得以完善并成功商用。
当前一代低数值孔径(LowNA)EUV和下一代高数值孔径(HighNA)EUV光刻系统目前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是极高的功率消耗:这些设备的功耗分别高达1,和1,千瓦。
而EUV光刻设备之所以需要消耗如此巨大的功率,是因为它们依靠高能激光脉冲来蒸发微小的锡滴(在,oC下)以形成13.5nm的EUV光线,这需要大功率的激光器和冷却系统,能耗非常大。
具体来说,ASMLEUV光刻机的光源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就是通快集团供应的30KW二氧化碳激光器,也称之为“drivelaser”,其主要作用就是提供nm波长的高功率激光,用来照射锡(Sn)金属液滴,以产生13.5nm波长的EUV光线。
△通快激光放大器的核心组件——高功率种子模块(HPSM)。根据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kw.com/rczy/15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