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内脏长反的概率有多高?公开报道的数据称,临床发生概率仅百万分之一。
月底,门诊接诊了一位患者李阿姨,今年46岁,她说最近一吃油腻的东西,肚子就不舒服,“有点痛,有时感觉胀胀的”,李阿姨摸着左中上腹部说。
门诊接诊医生仔细询问了李阿姨的情况,得知其实这个问题已经困扰她两年多了,这是以前症状不明显,只是时段性的疼痛,熬一阵就过去了。
从症状分析,医生认为李阿姨的情况很符合胆绞痛发作的症状,但发作位置明显又不对。“胆囊通常位于人体右上腹部,为什么会痛在左腹呢?”医生也有些纳闷。
通过CT检查,谜底揭开,让医生和李阿姨都吓了一跳,原来她的内脏跟其他人不一样,完全长反了!也就是说,李阿姨的胆囊位于左上腹部,CT也明确诊断为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医生建议李阿姨进行三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手术治疗。
据为李阿姨主刀的医生介绍,内脏反位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畸形,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全内脏反位,左右完全颠倒,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一,李阿姨就属于全内脏反位;另一种是部分内脏反位,多伴有其他复杂畸形,发病率低于百万分之一。全内脏反位是极少见的人体内脏解剖变异,指心、肺、横膈、肝、脾、胃、肠等全部内脏的位置呈度反位,似正常人的镜面像,而循环、呼吸、消化功能均正常,因而又俗称“镜面人”。
做这类手术难度不小,从主刀医生站位到操作全得反着来。所幸手术顺利,术后两天患者就出院了。医生表示,五脏六腑都长反,功能往往正常,平时通常无任何症状,多半在无意中或体检中才会发现,对生活并没什么影响。而部分内脏反位,发生其它畸形的几率明显增高。目前医学界对引起内脏反位的原因尚无定论,多认为与家庭遗传有关,染色体结构发生了畸变。
医院专家提醒:得了结石病一定要医院接受治疗,以免耽误治疗时机,给身体带来更大的危害。如果您还想咨询更多相关信息的话,欢迎拨打我院24小时联系-。
有功能的胆囊应尽量“保胆取石”
治疗胆囊结石需要从保证胆囊健康的角度出发,切勿轻易地做胆囊切除术。正是在这种理念之下,医院开展了“三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联合运用WOLF硬镜、Olympus纤维胆道镜、迷尔腹腔镜,在取净结石的同时,还能完整保留胆囊和胆囊功能,术后仅需一张创可贴,真正实现了“微创”保胆,是目前胆囊结石患者首选的手术方式。
肾结石治疗进入无创时代!
医院开创了治疗肾结石革命性碎石取石新技术——德国钕激光+日本奥林巴斯纤维软性肾镜无创取石术,整个手术过程无创、不伤身、不伤肾,在纤维软性肾镜导引窥视下,全程跟踪精确碎石,轻松取尽体内结石。
已患或疑似结石患者可拨打预约-,预约元体外碎石,如果适合接受保胆取石手术的患者还可以享受每例元的特惠援助。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kw.com/zzbx/7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