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占地为王数码会
一、三下五除二就是
这个牌子之前听过,尤其是其名字的寓意“三下五除二”很容易记住,但是一直没有用过他家的产品,和三星、松下等品牌在行业中的知名度还有所差距,所以对于普通消费者在选择的时候可能不会有所侧重,但是其实际效果如何呢。我觉得还是用体验和数据来说话。感谢新浪众测提供的产品。
X50是的新品,从多的价位上就可以看出其主打的是入门市场,这同其已有的X80系列是有区别的,我询问了官方的客服,客服给了我一张比较表:X50相比X80的甲醛净化功能要弱不少,但是价格差了一千多,那么怎么选择呢?
首先就得了解一下室内甲醛的来源,简单的来说,甲醛无处不在,我们也无法让环境真正“无醛”,不说装修的建材和日常用的家具,就是衣服中也有甲醛,甲醛的危害直接点说就是致癌,而且挥发周期很长,不像苯等几个月就能挥发大部分。所以平时尽量选用大品牌的有检测证书符合标准的日用品相对能减少甲醛问题。
除甲醛除了通风等方法,比较常见到使用竹炭包的,因为便宜。竹炭对于甲醛是有一定的吸附作用,但是需要了解的是竹炭并没有将甲醛分解,比如冬天随着室内暖气温度的升高,甲醛会重新挥发。
所以说空气净化器是比较合适的方法,但是也有弊端,就是需要长时间使用,这就牵扯到空气净化器的功耗问题了还有耗材的更换成本。个人感觉选择空气净化器之前尽可能的找人监测一下家中的空气质量,或者干脆花几百买个监测仪,这样能有的放矢,选购的空气净化器更加合用,避免多花冤枉钱或者图便宜买到的净化器效果不大。
二、产品初探
从快递手中接过X50的箱子,不小,不知道厂家的多的运费里面是否包含上楼费,看着快递小哥懒懒散散、犹犹豫豫的样子,咱是大男人嘛,自己扛起上楼,用个水桶衬托一下大小。
打开箱子取出X50,比我见过的不少同价位的要高一些,有0.73米,但是是0.31米*0.31米的正方截面使底部和顶部面积实际上不大,这样的设计使得净化器能够少占空间。
用A4纸比较一下更加直观。
随机带有的一张检验证书上有出厂前的风量测试,数值为手写,这样会让用户有一种感觉,手中的净化器都是经过人工严格检测的,比印刷的效果要好很多。风量与颗粒物过滤效率是空气净化器的根本指标,它决定了空气净化器净化空气的速度,这也是通常我们购买空气净化器时听到最多的CADR,单位是m/h。选购空气净化器可以参考一个公式:适用面积S=12F/60H,F就是净化器标定的CADR,H是指的房间高度。X50标称CADR值为,按照一般住宅2.8m的高度,适用面积大约为35㎡,实际效果应该会大于这个值,具体功效容待后测。另外一般的用户可能也不好记计算公式,可以简单的用CADR*0.1来选择适用面积。
去除各种包装拣看配件之后我会先看净化器表面的做工,微微磨砂的外壳表面三面以白色为主,而正面以大面积灰色拉丝真皮观感的部分为主,某些角度看去也有些像金属质感,但实际上仍然是塑料,不过厂商在设计上也是有机心的下了功夫的。
在正面顶部是一个斜面显示屏,同时也是操作面板,它还分为两部分,平面于净化器正面面板的部分是显示实测的PM2.5的数值,而向上的部分主要是操作开关机、调节风量、模式转换以及童锁。
空气净化器有主动式和被动式之分。主动式是利用负离子、静电集尘、光触媒等来净化空气,好处是不用频繁的更换耗材,但是对于大颗粒的灰尘以及毛发等过滤效果不佳,如果您所处的房屋是在闹市区,车来车往或者家中有宠物个人还是建议使用被动式空气净化器也就是X50这种类型的。这种净化器简单来说就是利用风机将空气抽入机壳中,然后经过滤芯净化后送出处理后的空气。那么X50的进气口在哪呢,两面和后面挡板的栅格都是进气的地方。
三面进气的方式和笔者之前用的后面一个方向进气的空气净化器不同,原因是X50使用的是圆形的滤筒,那么就在同样的时间里可以采集处理更多的空气,效率更高。打开后面的挡板,就可以看到洁净的滤筒。
X50在挡板下面还有一个锁扣用来固定滤筒,拉出锁扣才能取出滤筒。
在挡板上也有更换滤芯的示意图,方便有些马大哈用户找不到用户手册时的指导。
X50的滤筒和一些品牌将初滤网、HEPA滤网、改性活性炭滤网分开放置不同,厂家将这些都集成到一起,好处是更加严密,避免不同层滤网如果不够贴合就会有未经处理的空气漏出的问题,但是缺点也同样明显,就是更换耗材的时候必须整体更换,不够灵活。使用一段时间后要时不时的将滤筒取出用干毛刷或者吸尘器清洁最外面的初滤网,如果没有这样的习惯据产品介绍面板上也会有提醒,不过因为是新机器,所以暂时无法触发这个提醒。
X50使用的是H13滤纸,H13是医疗级滤网,在滤纸中的过滤效果最好。一般的空气净化器使用H12级别的就算不错,有的使用H10和H9就相当普通了,不过说实在的,关于滤纸不是业内人士还真是看不出,用户消费的时候只能看厂家出具的规格,这也是最好选择正规品牌净化器的原因,毕竟约束力大点。另外X50的改性活性炭有g重量,也是同类产品中使用较多的,功效上面说过了,是用来吸附有机污染物的。
底部的RFID芯片一般容易被忽略,用来监测滤芯耗损情况。
X50的另一个部件是风机,看似简单就是抽风送风,但其实却也是判断净化器好坏的重要方面。转速、噪音都会影响到人们日常的使用。X50用的日本芝浦无刷直流电机,能达到每分钟转。
X50的出风口是在正上面,网格和下面的不等式风叶保留了一段空间,既方便净化后空气的流出,也能在安全上有所保障,尤其是对于有儿童的家庭,不过网格实体的方块格子有点大,感觉应该再小一点密集一点,出风效果会更好。
在X50背部还有一个小格子里面是激光粉尘传感器,这也是关键性元器件,因为它采样数据的准确性会直接影响到净化器的工作模式和时间,比如说实际空气已经净化到优良的程度,但是却因为传感器数据的错误会导致净化器一直不间断高速运行,造成不必要浪费。所以每隔几个月要用干棉球清洁一下。
X50的机身参数位置比较让人费解,诚然对于一般的产品将产品参数放到底部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怎样一个个头和重量的产品还是放到侧面比较合理。X50的底部四周是防滑胶垫,没有滚轮个人感觉欠妥,毕竟如果是老人搬动还是不方便。
三、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了解了X50的基本概况之后,还是要进入实际的操作以及测试,光说不练假把式,空气净化器也不是用来看的样子货。笔者使用一款空气检测设备作为辅助测试工具,因为该工具有手机APP能够测量多项指标还能查看单位时间内的趋势。
X50是主机和电源线分离设计的,电源线线材柔软,绝缘良好,但是在插头方面却是异形设计,不兼容常见的三相插头,只能说利弊参半吧。
通电之后X50正面会显示出实时的PM2.5测量值,顶部的控制面板也亮起,可以调节净化器的工作模式,分别为:
自动模式:简单说根据检测到的数据就像空调一样自动调节。
睡眠模式:是最低档运行以减少噪音,同时关闭灯光。
极速模式:最高档风量运行。
X50自动检测空气质量除了在前面板用数字表示以外,还有空气质量检测灯的不同颜色来显示空气质量,不过所装位置白天不明显,晚上倒可以做小夜灯。
用户也可以使用+、-键逐级调节。上手没有什么难度,开机默认自动模式,会根据激光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安排风量档位,用户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切换睡眠和自动模式。
1、日常通风环境
笔者先记录了X50没有开机时候的室内空气状况,因为一直开窗通风,测量结果还可以,PM2.5和PM10介于优良之间,甲醛状态理想。(目前标准为居室空气中甲醛不超过0.08毫克/m)
然后笔者关闭门窗后开机后用默认的自动模式让X50运行,用时17分钟左右PM2.5和PM10均降至9~10左右,用时29分钟左右降至4微克/m。(居室面积约26平方米)
但是有朋友可能注意到了,虽然PM2.5和PM10数值下降了,但是另外两个指标TVOC和eCO2却上升了,那么这是两个什么指标呢?
(处于严谨性考虑,引自度娘)
TVOC是指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指常温下能够挥发成气体的各种有机化合物的统称。其中主要气体成分有烷、芳烃、烯、卤、酯、醛等。刺激眼睛和呼吸道,伤害人的肝、肾、大脑和神经系统。eCO2是指的等效二氧化碳,是根据TVOC数值和相关室内挥发物数学模型推算出来的,是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参考指标。
这两项指标都和室内外的通风关系很大,所以在刚一关闭门窗后数值会上升并不奇怪,而从短时间效果来看X50对于它们效果不大,对付它们最有效快速的方法还是开窗通风。
2、一天室内关闭门窗不通风场景测试
我们大多都是上班族,一天有大半的时间是不在家里的,而出门的时候门窗关闭无法通风,那么这样的场景下室内空气质量如何呢?这是我晚上回家测量的结果,多项超标,不容乐观,其实这也是北方冬天时候的常态,即使家中有人也不可能长时间开窗通风。
我打开X50,仍然使用的是自动档,X50检测到如此不佳的空气质量自动调节到三级风速开始净化,不到十分钟立竿见影,各项指标均已正常,再用了五分钟PM2.5和PM10均保持在10微克/m之下。
3、吸烟环境净化测试
本人不吸烟,但是老丈人是老烟枪,老丈人来的时候吸烟的时候都是到楼道里边,但是冬天外面冷,我们也不忍,然而室内吸烟又经久不散,还有同事朋友到家里总不能让人家到楼道吸烟吧?面子和健康犹如鱼与熊掌,但是却无法舍弃任何一个,那么空气净化器对于这种场景的净化效果任何呢?
先来一个吸烟前后的检测数据对比:
看着十几二十倍的往上涨的数值,吓得我赶紧把X50打开而且使用了最高的极速档,从测量数据可以看到虽然吸烟只不过一二分钟的时间,但是净化所需时间却是10倍以上。
4、其它品牌对比
其实对比其它品牌这一项我不是很想做,因为价格不同、类型不同、CADR不同、侧重点不同等等因素,无法做到客观。我还特别到家电城比较了一下线下热销的品牌,导购员水平也是高低不一,有的产品很一般导购员却能说的跟神器似的,有的产品很好导购员却抓不住主要卖点,但是线下总的特点是贵!往下的很少见到,如此一看X50的价格是真的比较突出。
测试环境示意图如下:
两间卧室是对着的,大小相近均为26㎡左右,另一台净化器是前面用来比较外观的新颐小白,也是网上兴起的一个品牌,CADR为m/h,标称的比X50小。
仍然用吸烟的场景来测试,设前面X50为测试房间A,新颐小白净化房间为B,同样吸烟两支,房间B前后数据对比。
然后开新颐小白净化器最大档净化,所用时间为37分钟,比X50长了一倍的时间,可见X50的m/h的高CADR效率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四、不严谨测试
上面我们看到了X50出厂时候的一张人工检验表,其中对于CADR做了复核,笔者也进行了测试,这会用到风量和风速的测算,L=*F*V。L为风口风量,F为风口通风面积,V为风速,因为风量的单位是m/h,而采集的风速是m/s,就是指的秒。
准备工作:测量X50出风口面积约为0.26*0.26=0.㎡,然后减去遮挡的小方块面积,总面积约为0.*0.*(个)≈0.㎡。
然后使用风速计逐档测量风速。
第一档风速为1.3m/s,计算风量为m/h。
第二档风速为1.9m/s,计算风量为m/h。
第三档风速为2.8m/s,计算风量为m/h。
第四档风速为3.5m/s,计算风量为m/h。
第五档风速为4.7m/s,计算风量为m/h。
X50风量均大于允许范围。
同时从上面的测量图片中也可以看到不同档位的噪音分贝值逐级增加,最大可至79.4分贝,但是这是将分贝计置于出风口的情况下,但是实际上使用的时候人是不会待在出风口旁边的,更不可能像分贝计一样趴在出风口上,所以将分贝计离开X50一米再测量最大档噪音,数值减少到54.4分贝,和标称数值相符。
既然空气净化器需要长时间持续的工作,X50的体积这么大,很多人就会担心它的耗电量,我可以肯定的说:完全不用理会!按照官方的数据,X50最大功率为35W,待机功率为1.6W,实际上根据每档的风量功率还各有不同。使用带APP的计量插座测量,X50自动模式净化稳定后以10W左右的功率运行,最大档运行功率实测为32~33W左右,即使用这个最大的功率不间断运行,31个小时才会使用1度电,一个月为23度电,按照每度电0.6元计算,一个月花费13元,不过一顿早饭罢了。而事实上净化器是不会一直最大功率不间断运行的,所以其本身的耗电几乎可以忽略。
下表为X50不同档位的功率统计,第一档功率仅为6W多,最高接近标称的35W。
(以上耗电量是在净化面积26㎡的情况下)
(民用辅助检测设备和工业用的专业设备精度没法比,所以上面的不严谨测试仅供参考)
五、为了远程控制又得多装一个APP
从开始的型号对比图中可以看到,的X80是不支持WiFi和APP的,但是X50作为新品虽然便宜却支持APP操作监控。个人以为如果没有遥控器的状态下APP具有不错的作用,在有遥控器的状态下APP的操控完全重复意义不大。但是!APP有一个作用就是远程控制,通过移动网络也可以操控家里的X50,那样完全可以在回家之前半小时打开空气净化器,一回到家就可以享受优质的空气。
另外,作为有数据癖的我,对于APP中的PM2.5数值趋势记录很感兴趣,可以实时、按小时、日统计查看。
X50配备一个遥控器,很方便也很容易上手操作。
六、空气净化器的维护成本
空气净化器的第一个成本是机器的购置费用,而另一个成本主要体现在滤芯的更换上面了,有的朋友开始不懂,以为买一个空气净化器回去用就行了,这是不对的,被动式空气净化器隔一段时间之后是必须更换滤芯的,滤芯更换间隔要根据用户的使用环境和所用时间等因素来决定,官方说X50滤芯可以用一年,这一点要使用近一年的时候才能验证,我们姑且认为是这样的。因为是新品,所以还没有上架X50的滤芯,经过询问客服,预估价格为,每天不到一块钱,大多数人应该可以接受。
七、个人体会
X50空气净化器定位很明确,就是主打PM2.5方面的,对于甲醛净化有一定效果,出于价格定位没有过多的功能比如清除异味、清新空气、静电集尘等功能,简单的说主打除尘,如果用户是为了处理家中的粉尘、悬浮颗粒物等问题,是不错的选择;如果是新居入住,还是建议选择除甲醛更好的型号。另外虽然是入门款,但是其高达的CADR能够很快速的达到清洁效果,还能远程控制,噪音控制也比较好,各项功能指标也都没有虚夸的地方,同价位相比还是不错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kw.com/zzbx/15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