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中渎穴疏通胆囊结石

中渎穴

足少阳胆经第32个穴位:中渎穴。出《针灸甲乙经》。

位置:在大腿外侧,当风市下二寸,或腘横纹上五寸,股外侧肌与股二头肌之间。

中渎穴

中,与外相对,指穴之内部。

渎,水流冲涮而成的小沟渠。该穴名意指胆经经气化雨冷降后在此形成地部的小沟渠。

本穴物质为风市穴传来的水湿云气,至本穴后化雨冷降为地部经水,经水循胆经向下流躺时形成小沟渠之状,故名。

疏通胆囊结石

中医认为中渎穴具有通经活络,祛风化湿的功效。常用来治疗下肢麻木,半身不遂及肢体萎软等症。除此之外,中渎穴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治疗各种胆道疾病,尤其是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是胆道系统中最常见的病变,主要见于成人,女性多于男性,40岁后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胆囊结石的典型症状为胆绞痛,疼痛位于右上腹或上腹部,呈阵发性,或者持续疼痛阵发性加剧,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而中渎穴能疏通胆囊的淤阻,经常刺激它,对胆囊结石有非常好的缓解作用。

冲刺中渎穴的方法很多,如:点按,按揉,叩击,艾灸,拔罐等。

手握空心拳或者使用小按摩捶,连续叩击中渎穴5-10分钟。

穴位配伍

1.配环跳穴、风市穴、膝阳关穴、阳陵泉穴、足三里穴治中风后遗症、下肢瘫痪及小儿麻痹症。

2.配环跳穴、阳陵泉穴、足三里穴,有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下肢痿痹。

3.配阴市穴,有通经祛寒止痛的作用,主治下肢外侧凉麻、疼痛。

4.配风市、阴市、阳陵泉,治下肢外侧冷麻、疼痛。

功效主治

功效:疏导水湿、疏通经络,祛风散寒。

主治:下肢痿痹、麻木,半身不遂,缓解治疗胆结石、胆囊炎、胆绞痛;半身不遂、下肢痿痹、坐骨神经痛、脚气等按摩中渎穴的功效:祛风散寒、舒筋活络。

1.《针灸大成》:主寒气客于分肉间,攻痛上下,筋痹不仁。

2.《针灸甲乙经》:寒气在分肉间,痛上下,痹不仁,中渎主之。

3.《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寒气入于分肉之间,痛攻上下,筋痹不仁。

4.《针灸大成》:痿,针中渎、环跳,灸足三里、肺俞。

日常保健

1.针刺:直刺1~1.5寸,局部酸胀,针感可向下扩散。

2.艾灸: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3.按摩:胆囊有问题的人,按这个中渎穴肯定很疼,每天坚持敲打,就可缓解胆结石、胆囊炎、胆绞痛的症状。

4.拔罐:每次留罐10-15分钟,至拔罐部位皮肤隆起,可耐受为度。

白白浩老师医

白浩老师,从事中医药工作20余年,一直默默为百姓治病,常年受邀带学生上山识药采药,熟悉秦岭多种中草药,熟悉制作药材。

想了解更多九制熟地黄、九制黄精、九制何首乌等的功效、使用、养生、制作等知识的,可以加白浩老师电话

或加







































北京有效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在哪
白癜风医的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kw.com/zzbx/100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