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04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实验方法探究

真题再现

1.(?长沙市中考)在学习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后,同学们利用已学知识,对稀硫酸与下表中的四种化合物的溶液之间能否发生反应作出判断,并进行实验验证:

(1)判断NaOH溶液与稀硫酸能发生反应的依据是生成物中有   生成。

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反应,如何设计实验进行证明?

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向少量稀硫酸中逐滴加入过量NaOH溶液,并进行了如下分组实验:

(2)若开始时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则测得的稀硫酸的pH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请你判断第2小组同学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4)第3小组的实验现象为   。

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反应,我们可以分析比较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从多个角度设计实验进行证明。

向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再向其中加入   ,有气泡产生,即可证明NaOH与CO2发生了反应。

稀硫酸与NaCl溶液不能发生反应,请你设计实验进行证明   (写出实验操作与现象)。

2.(?福建省中考)欲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以下探究实验(实验装置中夹持仪器已略去)。

配制溶液。

(1)用NaOH固体配制20g20%NaOH溶液,无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填标号)。

A.胶头滴管B.酒精灯C.量筒D.烧杯E.玻璃棒

按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前U型管两端液面相平,将NaOH溶液滴入试管中,恢复到室温后,U型管中的液面左高右低。据此,甲同学得出“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结论。

(2)U型管中液面高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3)上述结论的证据不充足,理由是   。

按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i.CaCl2溶液呈中性;ii.CaCl2+2NaOH═Ca(OH)2↓+2NaCl。

实验步骤如下: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往装置中加入药品;

②关闭K1、K2,将注射器中的NaOH溶液缓缓推入A中;

③A中物质充分作用后,打开K1,B中无色溶液倒吸入A中,A中产生沉淀且溶液显红色;

④关闭K1,打开K2,将注射器活塞向上拉,C中溶液倒吸入A中。

(4)步骤③“产生沉淀”的现象仍不足以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理由是

  。

(5)步骤④中,若观察到   (填现象),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C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南京玄武区一模)近几年我国某些城市酸雨污染较为严重,主要原因是燃烧含硫量高的煤及机动车排放的尾气.

验证煤中含有碳元素,检验是否含有硫元素

①已知煤完全燃烧后,其中的碳和硫元素基本都转化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②二氧化碳与高锰酸钾不反应.

③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X,其中X的化学式是:________.

④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一样,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Ca(OH)2═CaSO3↓+H2O.

根据上述资料,甲、乙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A、B两个实验:

实验现象为A中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由此甲同学认为: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方案不合理,于是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夹持装置略去):

(1)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不合理,其理由是:.

(2)上图C装置的作用是_.

(3)要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的现象是:.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kw.com/zlff/157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