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次在海底封存30万吨二氧化碳,望减

白癜风用什么药治疗 https://m.39.net/pf/a_6162073.html

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单珊

日本一家企业宣布成功在北海道附近海底封存了30万吨二氧化碳。这是日本首次在海底大量封存二氧化碳。

据日本《读卖新闻》网站26日报道,日本CCS调查公司25日宣布在北海道苫小牧市附近海底成功进行了二氧化碳海底封存试验。

在这一试验中,该公司将北海道一处炼油厂排放的二氧化碳压缩后封存到海底,已封存了30万吨二氧化碳。目前未发现二氧化碳溢出,今后该公司还将继续监测。

这是日本国内首次进行大规模碳捕捉与封存技术试验。为了进行这项试验,相关设施从年开始建设。报道称,这一试验由日本经济产业省等委托进行,相关政府部门今后将研究这一技术的实用化。

目前,碳捕捉与封存技术在全球一些地区已有实际应用,大型设施具有每年处理万吨至万吨二氧化碳的能力。

图:日经中文网

碳捕捉与封存技术(CCS)是指在燃烧煤炭等传统化石能源的火电厂等设施中,用技术手段把产生的二氧化碳分离出来,将其输送、压缩并密闭封存到地下,以免二氧化碳进入大气产生温室效应。此类技术被视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一种技术解决方案,但由于资金及工艺成熟度等方面的限制,目前实用范围还比较有限。

日本从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进行有关深海封存二氧化碳的技术研究,这已成为日本政府海洋开发技术发展战略的一部分。

据日本环境省统计,日本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接近13亿吨。发电站和炼油厂的排放量约占4成。日本政府提出了年之前温室气体减排8成,本世纪后半期实质上减为零的目标。要实现目标,大幅减少发电站的二氧化碳排放重要方向。

“日本因继续进行火力发电而遭到国际社会的强烈批评,但如果碳捕集与封存达到实用水平,就有望获得国际社会的理解”,日本经济新闻网解释。

图:日经中文网

报道称,海底储存方式由于成本较高,在海外仅在挪威海域设有一个储存点。地震多发的日本由于缺少适合作为陆地储存点的广阔土地,政府就制定了海底储存方式的战略。

日本环境省与经济产业省计划在年前在日本近海找到3处可在海底储存1亿吨以上二氧化碳的地点。

不过,如果地震导致液化后的二氧化碳从海底喷涌而出,就有可能对渔业和生态系统等造成影响。所以,寻找合适的储存地也是日本亟需解决的课题。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kw.com/zlff/150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