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络上有传言称,味精吃多了会影响人们的健康。真的是这样的吗?其实味精吃对方法,不仅不会对身体有害,还能健胃消食,滋养身体呢。
通俗的讲,味精就是用小麦(玉米等粮食)淀粉经过微生物发酵,然后提取之后,并与钠结合形成谷氨酸钠。其实谷氨酸钠普遍存在与人们的经常食用的食物中,例如海带汤,里面会有一种特别的鲜味,那就是谷氨酸钠。
味精不仅是一种很好的调味品,也是一种很好的营养品,每克味精所含营养成分有蛋白质43.5克、脂肪0.2克、糖25克、钙毫克。同时,味精还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烟酸、镁、铁、锌、铜、锰、钾、磷、钠、硒等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
人们食用味精有一定的养生价值。
健胃消食味精具有强烈的吸湿性能,也有增食欲、助消化的功效,还能袖充人体内的氨基酸,供给大脑组织能量。
治疗神经衰弱味精是由蛋白质分解出的氨基酸的成分,能为人体直接吸收,对改变细胞的营养状况,防止儿童发育不良,治疗神经衰弱等都有一定作用。
辅助治疗慢性肝炎味精除对大脑发育有明显帮助外,味精中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还具有治疗慢性肝炎、肝昏迷有一定疗效。
味精是一种健康的调味食品,但是很多人都把它妖魔化了。味精吃多了确实对人体有害,但是在正常量的范围内食用时没有任何问题的。同时,味精对于一些身体有疾病的人群,还有一定辅助治疗疾病的作用。下面我们来看看味精的适宜人群。
1、适宜神经衰弱、大脑发育不全、精神分裂症患者食用。
2、适宜肝昏迷恢复期、严重肝机能不全者食用。
3、适宜胃溃疡及胃液缺乏者食用。
4、适宜智力不足及脑出血后遗的记忆障碍者食用。
5、适宜癫痫小发作及精神运动性发作者食用。
6、适宜胃纳欠佳,食欲不振者食用
虽然说,味精食用对人体来说是安全无害的,但是这要基于正确食用方法的前提下的。大家在食用味精时,一定要注意用量和用法。下面我们来看看,味精使用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味精不宜高温味精在常温下不易溶解,在70℃~90℃时溶解最好,鲜味最足,超过C时味精就被水蒸气挥发,超过C时,即变质为焦谷氨酸钠,不但没有鲜味,还会产生毒性
2、碱不能与味精同用在含有碱性的原料中不宜使用味精,回味精遇碱会化合成谷氨酸二钠,会产生氨水臭味。都要注意适量食用为好。
3、味精不可多食,每次食用最多每次5~10克。
4、炒肉菜时,不用放味精肉类中本来就含有谷氨酸,与菜肴中的盐相遇加热后,自然就会生成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除了肉类,其他带鲜味的食物也没必要加入味精,如鸡蛋、蘑菇、茭白、海鲜等。
5、放醋的菜不能放味精酸味明显,醋加得比较多的菜肴不能加味精。因为味精在酸性环境中不易溶解,而且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鲜味效果越差。所以糖醋里脊、醋熘白菜等酸味大的菜肴都不能放味精。
6、味精用咸不用甜在适当的钠离子浓度下,味精的鲜味才能更突出。所以,味精的鲜味在咸味菜肴中才能有鲜美表现,但如果在甜味菜中放入味精,不但不能增鲜,反而会抑制甜鲜的本味,并产生一股异味。所以,鸡茸玉米羹、香甜芋茸等菜肴中不能加味精。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kw.com/ysbj/7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