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健康安全管理制度

为加强公司在生产、消防、健康安全等方面的管理,确保任何不安全事故发生时都能得到积极有效地处理,特制定本管理制度,并成立环境健康安全委员会(简称EHS委员会)。

第一篇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发生,保障职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公司发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凡在本公司管理范围内从事与安全生产活动有关的部门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制度。

第三条安全生产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专业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

第四条各部门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正确处理安全与效益、安全与生产、安全与发展、安全与稳定的关系,努力改善劳力条件,确保安全生产。

第五条各部门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并应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的义务。

第六条各部门应依法组织职工参加本部门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

第七条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应加强对各部门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支持、督促各部门和个人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第八条各部门应采取各种形式,加强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

第九条公司鼓励和支持安全技术研究和安全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第十条公司对在改善安全生产条件,防止安全事故,参加抢险救护等方面有显著成绩的部门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十一条公司生产部是本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的综合监督管理部门,依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本制度的规定,对本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归口管理。

第十二条本制度依据国家现行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和领导部门对安全生产的规定编制。

第二章安全管理体系

第一条公司应建立以总经理为首的各级安全生产决策,安全生产管理保证体系,建立各部门主管为首的各级安全技术、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安全技术经费保证体系;建立生产全过程的群众监督保证体系,形成层层负责,专群组合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系统。

第二条公司成立以总经理为主任的安全生产委员会,研究、统筹、协调、指导公司重大安全生产问题,组织重要安全生产活动。各部门以主管为主任的安全组,分析、预测本部门的安全生产形势,综合管理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指导、协调和监督部门环境及职业健康安

全管理体系的运行。常规作业由部门主管对安全工作实施监督、检查、协调相关事故处理,负责劳动防护用品管理。

第三条公司厂部对本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第四条各部门应结合实际,配备足够数量的电气、机械专业人员,负责本部门安全生产管理,负责监督、检查、对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进行查处和纠正,负责安全设施和劳动保护用品的落实和检查。

第五条安全人员要懂得生产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熟知国家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熟练应用现代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应经培训合格后上岗。

第六条各部门必须按照“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的原则,健全和充实生产管理机构,足够配置安全管理人员。

第三章安全生产责任制

第一条公司总经理的安全生产职责。公司总经理是公司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的责任,其主要职责是:

1.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有关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把安全工作列入公司重要议事日程,签发有关安全工作的重大决定,审定安全方面的重要奖惩。

2.组织编制和实施中长期、特殊时期安全工作实施计划,负责审定和落实各级责任制,督促部门和个人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3.健全公司安全机构,充实专业人员,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有关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

4.组织审定并批准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审批年度安全措施费用,并对其投入的实施进行有效监督。

5.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

6.及时、如实报告安全事故,按“四不放过”原则,组织对事故的调查、分析、提出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并监督实施。

7.向董事会报告公司各时期安全生产状况。

第二条公司厂部安全生产职责。厂部对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其主要职责是:

1.组织制定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技术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并组织实施,对职工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健康安全全面负责。

2.领导组织中长期、特殊时期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时纠正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失职和违章行为。

3.定期组织检查、召开安全专题会议,听取安全生产汇报,分析不安全因素的原因,

落实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解决生产中的安全问题。

4.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保证体系,并保证其正常运转。

5.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和安全生产竞赛活动,推广总结先进经验。

6.负责组织工伤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和报告。

第三条各部门安全生产职责

一、总工程师

1.总工程师对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负技术领导责任。推广先进安全防护装备,组织落实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方案。

2.审核、批准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项目,审批特殊工程技术方案。制定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技术措施和安全规程。

3.组织制定生产岗位尘毒、噪声等有害物质的治理方案或规划。

4.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

5.参加事故调查,组织技术力量对事故进行技术分析、鉴定、提出技术措施。

二、财务部

1.根据公司安全经费的需要,按计划提取安全技术经费、劳保经费,保证专款专用。

2.适时组织做好公司安全生产效益分析工作。

3.支持各部门开展安全生产竞赛活动,审核各类事故费用支出。

三、仓管

1.对入库、出库、材料产品要严格按仓库管理规定执行,库内要留出安全人行通道,配备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并建立档案。

2.要落实防盗、防火、防爆的安全防范措施,搞好易燃、易爆物品和化学危险品的保管工作。

3.仓库要经常巡查,防止和消除重大事故隐患,并及时向上级汇报安全情况,对事故要做好现场保护工作。

四、行政部

1.做好新员工的安全教育、考核工作。

2.把安全业绩纳入晋级奖励内容中。

3.严格执行安全有关人员的劳保待遇,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参与事故调查、处理,依有关制度落实对责任人员的追究处理。

五、工厂

1.认真执行安全生产法律、规章、标准和安全操作规程,合理安排作业员工,对员工在

生产中的安全和健康负责。

2.按规定配备作业安全管理人员。

3.做好本部门的岗位安全培训,学习安全操作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安全纪律,制止违规作业,不违章指挥。

4.保护员工的相对稳定,监督新员工的岗前安全教育和作业规范。

5.定期和不定期地对现场安全生产状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

6.做好对工伤及重大未遂事故的现场保护,对受伤人员及时抢救,并上报有关领导。

7.认真做好易燃、易爆物品和化学危险品的使用管理工作。

8.对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负责,做好设备的安全检查及维修、保养工作。

9.建立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对设备运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隐患要及时的整改,严禁带“病”使用。

10.认真做好新购、大修、返修设备的检查把关,收集出厂合格证及完整的技术资料整理建档。

11.制止并杜绝危及生命安全的工艺、设备、设施的使用。

12.制定设备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做好设备操作员的安全技术培训。

13.参加涉及机械设备、电气设备运行的会审,提出有关安全的具体建议、督促落实,确保实施。

14.参与工伤及重大未遂事故的调查,从事故设备性能,操作的正误等方面,认真分析事故原因,提出处理意见,制定防范措施。

15.将安全考核纳入目标管理中,对考核情况予以通报,并依《规定》进行奖罚兑现,奖优罚劣。

第二篇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加强公司消防工作,有效地防止重大火灾发生,保护公司全体职工生命财产的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方针。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与《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第二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按照工作范围与职权实行分级管理,做到职责明确,奖罚分明。

第二章组织领导

第三条建立在公司总经理领导下的防火安全委员会,设主任、副主任和委员若干名。负责全公司防火安全领导工作。

第四条建立义务消防队,进行定期训练,做到平时能防,遇火能救。

第五条严格实行分级管理。公司各部门逐级应有一名行政领导负责本部门的消防安全工作,并设立一名消防安全员协助行政领导负责日常的安全防范工作。

第三章火灾预防

第六条必须落实消防供水、室内消火栓、消防通道等设施。

第七条禁止在公司内点燃明火,因施工等确需明火时,必须事先经行政部门批准,采取严密防范措施。

第八条人员集中的场所,必须保持安全出口、疏通通道的畅通。建立并严格执行用电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检查和值班巡逻,确保安全。

第九条全公司实行防火责任制。

第十条根据灭火的需要配置相应种类、数量的消防器材和设备设施。

第四章逐级防火责任制

第十一条总经理防火责任制

1.总经理是法人代表,是公司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对公司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2.贯彻执行消防法规,保障单位消防安全符合规定,掌握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情况。

3.消防工作与公司的生产、经营、行政管理等活动统筹安排,批准实施年度消防工作计划。

4.确定逐级消防责任,批准实施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5.为公司的消防安全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组织保障。

6.组织防火检查,督促落实火灾隐患整改,及时处理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

7.根据消防法规的规定建立义务消防队.

8.组织制定符合公司实际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实施演练。

第十二条公司领导防火责任制

1.组织制定年度消防计划。

2.组织制定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并检查督促其落实。

3.拟定消防安全工作的资金投入和组织保障方案。

4.组织防火检查和火灾隐患整改工作。

5.组织开展对员工进行消防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和培训,组织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实施和演练。

6.授权公司行政部具体负责公司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7.总经理委托的其他消防安全工作。

第十三条行政部防火责任制

1.认真贯彻上级有关消防工作的指示和规定。

2.在主管领导下,制定年度消防工作计划,实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3.定期对全公司进行防火检查,节、假日前重点检查,对查出的火险隐患和不安全因素向主管领导汇报,认真建议,督促解决。

4.定期对公司的消防设施,灭火器和消防安全标志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有效,确保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

5.对全公司职工进行消防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具体实施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演练。

6.对公司义务消防队进行日常的管理和培训。

7.主管领导委托的其他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第十四条各部门主管消防工作领导防火责任制

1.接受公司领导和行政部布置消防任务,结合本部门情况认真贯彻执行。

2.组织制定本部门的防火安全细则,并经常进行监督检查。

3.定期进行防火安全检查,做到有记录,发现隐患,协同行政部及时解决。

4.负责对本部门的职工进行防火安全教育,并保管好本部门的消防器材及设施。

5.组织本部门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如发生火险,积极组织抢险,并及时通知公司行政部。

第十五条义务消防组织防火责任制

1.结合本职工作进行防火安全检查和班前班后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报告领导。

2.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消防培训、学习活动,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3.监督公司和本部门防火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发现违章,及时制止。

4.保管维护本部门的消防器材,保持完整有效。

5.发生火险及时报告,并积极参加抢救。

6.积极向本部门的职工宣传消防知识,进行防火安全教育。

第五章奖励与处罚

第十六条对在执行和落实安全防火规定工作中认真负责、成绩显著的集体和个人,公司将进行表彰和奖励。

第十七条对不认真落实安全防火责任制、违反防火安全规章制度、发生火灾造成经济损失的,按有关规定给予经济处罚或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由有关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六章消防应急措施

1.总则

为确保安全生产,加强公司对火灾及爆炸事故处理的综合指挥能力,提高快速反应和协调能力,有效保障公司及员工生命财产不受损失,最大限度地减轻火灾及爆炸事故造成的损失。根据根据《安全生产法》、《国家电网公司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理暂行规定》、《福建省处置经济社会紧急情况工作预案》等有关法律和规定,并结合公司的实际制定本预案。

2.1职责

负责急救工作的指挥

负责检查急救设施工作

负责急救联络,协调工作;

负责急救的用车安排

负责急救用劳动力的安排

火场消防应急行动由消防应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相互协作,抢险救灾。

2.2公司各部门和人员都有义务参加火灾急救抢险。具体工作如下:

2.2.1按照“措施”迅速开展施救工作;

2.2.2根据事故发生状态迅速制定并组织实施防止事故扩大的安全防范措施;

2.2.3迅速预测事故的性质及初步原因,及时报安全环保部;

2.2.4迅速调集公司抢险队伍,并指挥其进行抢险救灾、伤员救治转送、物资转移,及时与外部救援、、取得联系,寻得社会帮助;

2.2.5收集应急救援工作情况和事故信息,汇总形成书面材料报公司经理办公室;

2.2.6配合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做好受伤人员的善后和安扶工作及信息联络;

2.2.7完成公司应急处理指挥部及公司领导交办的其它事项。

3、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3.1干粉灭火器

灭火时,可手提或肩扛灭火器快速奔赴火场,在距燃烧处5米左右,放下灭火器。如在室外,应选择在上风方向喷射。使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时,应撕去头上铅封,拔去保险销,一只手握住胶管,将喷嘴对准火焰的根部;另一只手按下压把或提起拉环,干粉即可喷出灭火。

3.2泡沫灭火器:

灭火时,要将灭火器平稳地提到火场,注意筒身不宜过度倾斜,以免两种药液混合。然后用手指压紧喷嘴口,颠倒筒身,上下摇晃几次,向火源喷射,如是油火,使用手提式化学泡沫灭火器时,应向容器内壁喷射,让泡沫覆盖油面使火熄灭。

3.3“l”灭火器:

使用“1”灭火器时,首先撕下铅封、拔掉保险销,然后在距火源1.5~3米处,将喷嘴对准火焰的根部,用力按下压把,压杆就将密封开启,“1"灭火剂就在氮气压力作用下喷出,松开压把,喷射中止。如遇零星小火,可采取点射方法灭火。

3.4二氧化碳灭火器:

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开启方式不同,使用方法也不同。如果是手动开启式(即鸭嘴式)的灭火器,使用时先拔去保险销,一手持喷筒把手,一手紧压压把,二氧化碳即自行喷出,不用时将手放松即可关闭。如果是螺旋开启式(即手轮式)的二氧化碳灭火器,使用时,先将

铅封去掉,翘起喷筒,一手提提把,—手将手轮顺时针方向旋转开启,高压气体即自行喷出。

4、灭火应注意的事项41禁止使用二氧化碳扑救,金属钾、钠、镁、铝和金属氢化物等物质火灾。因为金属钾、钠、镁、铝和金属氢化这些物质的性质十分活泼,能夺取二氧化碳中的氧而燃烧。

4.2禁止用水扑救金属钛物质的火灾,因为钛在燃烧时会夺取水中的氢而燃烧得更猛烈。4.3二氧化碳灭火,主要是隔绝空气,窒息灭火,而干粉、“1”等属化学灭火,通过中断燃烧的链式反应,使火熄灭。用于粉、“1”灭火器灭火时,喷嘴要对准火源上方往下扫射;而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喷简要从侧面向火源上方往下喷射,喷射的方向要保持一定的角度,使二氧化碳能迅速覆盖着火源。灭火器应放置在被保护物品附近,干燥通风和取用方便的地方;要注意防止受潮和日晒;灭火器各连接部件不得松动,喷嘴塞盖不能脱落,保证密封性能良好;灭火器应按规定的时间进行检查;使用后必须进行再充装。

4.4扑救人员在灭火时,应站在火的上风侧,避免有害烟气的侵害。在空气流通不畅的地方扑救时,必须佩戴供氧式防毒面具,以避免因烟气、灭火剂有害气体对人的侵害。

5、火灾报警

5.1一旦发现火灾,应立即向消防部门及时报警,万万不可指望灭火器扑灭火灾而不向消防队报警,因为灭火器的扑救面积和能力是有限的,只能适应扑救初起的火灾。火灾发生后,一般蔓延都比较快,推迟了报警时间,贻误了灭火战机,势必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5.2牢记火警电话“”。

5.3接通“”火灾报警电话后,要向接警中心讲清失火单位的名称地址、什么物资着火、火势大小,以及火的范围。同时还要注意听清对方提出的问题,以便正确回答。

5.4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和姓名告诉对方(接警中心),以便联系。

5.5打完“”电话后,要立即派人到主要路口迎接消防车。

5.6要迅速组织人员疏通消防通道,清除障碍物,使消防车到达火场后能立即进人最佳位置灭火救援。

6、人员急救

6.1在火场上要尽快地发现和抢救受伤人员,及时妥善地包扎伤口,减少出血、污染和疼痛。尤其对骨折、大关节伤和大块软组织伤,要及时地进行良好的固定。一切外出血都要及

时有效地止血。凡确定有内出血的伤员,医院救治。

7、应急处理的反馈

7.1紧急情况或事故处理结束后,公司及相关人员应对应急计划的有效性进行评审,必要时进行修订。对事故进行总结、分析,吸取事故教训,及时整改,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对在事故的抢救、指挥、信息报送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部门和个人,公司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三篇急救程序

1.总则

为确保员工生命安全,提高公司在员工出现突发疾病、意外受伤等紧急情况时的处理能力,保证员工在突发疾病、受到意外伤害时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救治,制定本急救程序。

2、职责

负责急救工作的指挥

负责急救联络、协调工作

负责急救用车安排

负责急救人力的安排

3、急救工作程序:

(一)、当员工突发疾病或意外受伤时,急救领导小组应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现场;

(二)以在场急救小组的最高领导为指挥,展开急救工作,病情、伤情严重的应在应急救治的同时拨打急救中心电话。

(1)根据发生疾病、受伤的具体情况在救护车到达之前应先采取应急救治措施,减少病人伤者的痛苦。取得急救箱,由经过培训,有医学常识的人员进行对发生急病或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工作。

A、病人出现突然昏厥、休克的,应采取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

B、意外受伤的情况:①伤者出现流血的,应先使用绷带等止血药物进行止血。

②受伤人员在受到机器设备等物体压迫的,应组织人力移开物体,减轻受伤人员的继续受到压迫,移动物体过程中应保证不会对受伤人员产生第二次伤害;

③救治过程中应注意受伤人员出现骨折的,不可随意移动其身体;

④心理护理:受伤病人多有不同程度思想紧张、恐惧心理,而这些不良情绪不利于控制伤情,并加重出血,使心率呼吸增快、降低了机体抵抗力和应激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在场急救领导小组人员应组织人员对其进行心理安慰工作。

(2)在进行了第一时间的应急救治后,医院进行救治。在病人伤者能够移动的情况下,可医院,争取救治时间;否则应等待急救中心人员。

4、急救处理的反馈:

紧急救治结束后,公司及相关人员应对本次的救治工作进行总结,对急救程序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必要时进行修订。

第四篇其它突发事故应急程序

1目的:1.1为了预防和控制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必要时,做出适当的应急准备和响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产生的事故后果,特制订本程序。

2适用范围:

2.1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区域内可能发生的爆炸、火灾、台风、暴雨洪水等事故。

3职责:

3.1行政部、厂部负责制定重大事故的应急计划;

3.2行政部负责定期对义务消防队员进行安全防火技能培训和组织消防演习,发生火灾时组织紧急救护工作;

3.3行政部负责与消防、医疗等单位紧急联系;

3.4工厂急救员负责事故现场人员的抢救工作;

3.5行政部、厂部负责遭受台风袭击或发生洪水灾害时公司抢险工作;

3.6总经理负责应急现场的统一指挥和调度工作;

3.7行政部负责对紧急情况发生后采取的纠正行动进行验证,并完善本程序。

4工作程序:

4.1应急准备

4.1.1公司成立安全委员会,由总经理、厂长、主任等组成;

4.1.2重点防火单位(车间、班组)成立应急小组并落实应急措施;

4.1.3每年至少举行一次应急演练,验证应急计划和措施的有效性;

4.1.4行政部负责保持与当地消防队、医院等单位以及公司高层经理,安全主任、管理人员、关键技术人员的通讯联络表,并及时更新。

4.2应急响应

4.2.1火灾发生时,发现人员应立即报告给所在部门经理并报告行政部,同时采取措施控制事故扩大。行政部应立即联络厂长及义务消防队立即赶到现场;

4.2.2若火势不能控制,应立即通知当地消防队,报警时必须讲明起火地点、火势大小、起火物资、公司电话号码等详细情况,并派人到路口接警;

4.2.3行政部负医院医院赶赴现场进行紧急救护;

4.2.4其他管理人员协助现场的指挥、救护、通讯、车辆的使用调度等工作。

4.3纠正措施

4.3.1事故发生后,行政部应组织相关人员分析事故原因,针对导致意外事故的原因,如异常作业、操作人员缺乏培训等由责任部门采取纠正行动,交管理者代表确认后付诸实施;

4.3.2行政部应对本程序进行评审与修订,使其不断完善。

4.4当遭受台风袭击或发生洪涝灾害时,行政部应紧急通知各部门对人员及财产采取保护措施。同时,生产部负责对设备及化学物品妥善保管和处理,尽可能减少因设备发生异常事故、化学物品泄露等带来的事故后果。

4.5如果公司需要增加有毒、有害化学品的使用,需要增设高压容器或重要环保设施等,则需针对泄露、爆炸、设备事故等可能的隐患,及时更新本程序,增加相应的内容。

电子有限公司

年6月10

附录一:安全委员会成员及联系方式

经公司研究决定,成立安全委员会,具体名单如下:

委员会主任:

委员会副主任:

委员会成员:

安全委员会成员及联系方式

附录二:义务消防队人员名单

义务消防队人员名单及联系方式

附录三:各组人员名单及联系方式

1、现场指挥组人员名单

现场指挥组人员名单及联系方式

2、报警组人员名单

报警组人员名单及联系方式

3、疏散组人员名单

疏散组人员名单及联系方式

4、灭火组人员名单

灭火组人员名单及联系方式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kw.com/ysbj/162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