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结束,未完成排放配额清缴的公司也被监管部门作出相应的处罚。
1月3日,苏州市生态环境局披露了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未按期履约第一案:苏州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0年1月1日在对张家港某公司开展节日生态环境安全检查中,发现该公司未按时足额清缴~00年度碳排放配额,涉嫌违反《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试行)》)第十条之规定。苏州生态环境部门已责令企业整改并对该企业违法行为予以立案查处。
对已违规企业及时予以立案查处,此举无疑给正在碳市场中的各主体敲响了警钟。而对未按规定清缴配额的企业开展处罚,更是碳市场顺利运转的前提和保障。
履约完成率达99.5%,累计成交额76.61亿元
在历经10年7省市试点探索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于01年7月16日上线交易,该市场一经启动,即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碳市场。
01年,生态环境部印发《办法(试行)》,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为01年1月1日~01年1月31日。在履约期前,排放单位应向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清缴年至00年度的碳排放配额。
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已顺利结束。
据生态环境部消息,履约周期内共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16家,年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约45亿吨二氧化碳。自01年7月16日启动至01年1月31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共运行个交易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79亿吨,累计成交额76.61亿元。
按履约量计,履约完成率为99.5%。01年1月31日收盘价54.元/吨,较7月16日首日开盘价上涨13%,市场运行健康有序,交易价格稳中有升,促进企业减排温室气体和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作用初步显现。
图片来源:生态环境部网站截图
01年10月,生态环境部制定了《关于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清缴工作的通知》,指出对未按时足额清缴配额的重点排放单位,依据《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规定处理。同时,组织有意愿使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抵销碳排放配额清缴的重点排放单位抓紧开立国家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一般持有账户,并在经备案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构开立交易系统账户,尽快完成CCER购买并申请CCER注销。
除碳价走势备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kw.com/ysbj/15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