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是胆囊的常见病,多见于35~55岁的中年人,女性比男性发病率高,尤其是肥胖的病人。对于胆囊炎这一疾病我们必须有足够的重视,即早发现、早治疗、防复发。
什么样的情况下易患胆囊炎呢?
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长期饮食不节,喜食肥甘厚腻,湿热内生,损伤脾胃,脾胃失其运化之权,湿浊内停,或长期忧思恼怒,情志郁闷,肝胆郁阻,疏泄失司,导致气机壅塞升降失常,胆腑通降不畅,致使肝胆疏泄失职,胆汁流通不畅,久郁蕴热而发为本病。
叶建华/摄
胆囊炎都有那些症状呢?
多见于右胁肋部疼痛,消化不良,厌食油腻等。慢性胆囊炎一般症状、体征不典型。多数表现为右胁肋部隐痛,消化不良,厌油腻食物、上腹部闷胀、喛气、胃部有灼热感等。有部分病人甚至没有症状;急性胆囊炎的病人多是在进油腻食物,尤其是在晚餐过饱后突然发病,主要表现为右胁肋部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可常伴发热、恶寒、恶心呕吐等。
胆囊炎与胆结石如何区分?
胆囊炎不及时进行治疗,会进一步发展为胆结石。胆结石也会诱发慢性胆囊炎急性发病,且两者在症状上都有右胁肋部疼痛,但胆结石疼痛会向右后肩部放射疼。莫非氏征检查阳性更为显著。辅助检查彩超、CT能准确判断是胆囊炎症表现还是胆结石症。
蒋林峰/摄
中医如何治疗胆囊炎?
中医治疗主要是通过辨证论治来进行治疗,如因情志因素引起的疼痛,可选用柴胡疏肝散加减疏肝理气止痛;若是因饮食不节,长期暴饮暴食引起的胆囊炎,可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若是因免疫力低下引起的疼痛不适,可选用一贯煎加减。但具体用药还是要根据病人的舌象、脉象综合分析判断。
胆囊炎很容易反复发作。因此,饮食上一定要有规律,早饭好好吃,午饭认真吃,晚饭要少吃。胆囊炎的病人在饮食上不仅要注意食物细软、易于消化,少食多餐,更要忌食辛辣、油腻煎炸,酒等刺激性食物,以减少或避免对胆囊的刺激。即便在静止期或者是恢复期也应该如此,以防复发。
魏睦森
主任中医师
全国著名中医学家魏长春的幼子与传人。既有家学渊源又是科班出身,理论知识扎实,临床经验丰富,曾执笔整理《魏长春临床经验选辑》等书。独著《神经衰弱失眠》、主编《萧山竹林寺女科》、《霉疮秘录评注》,刊出论文30余篇。擅长治疗内科常见病及疑难杂症,胃肠、肝胆、神经官能症、亚健康等。
坐诊时间
一门诊:周一下午
-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kw.com/ysbj/11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