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肝病大国,发病大多与摄入过量的酒精和感染肝炎病毒有关。病毒性肝炎之所以那么令人害怕,不仅是因为它有传染性,更主要的是它会损害肝脏,而且治疗不当、病情控制不佳的话,可能会发展至肝硬化,甚至年纪轻轻就发展至肝癌这一无法挽救的地步
目前,现代医学并没有彻底治愈肝炎的良药。但祖国传统医学从整体出发,通过调节阴阳,达到改善肝脏功能的治疗方法,受到了越来越多专家的重视。
西藏处于高原地带,其自然环境与平原地区有着极大的不同。完全迥异的气候环境,决定了藏民们不可能像烟雨中的江南人一样,喝的是桂花酿的淳酒,品的是冬天的雪水泡的清茶,尝的是香甜软糯的枣花糕。藏民们吃的是大块的烤牛羊肉,喝的是浓烈的青稞酒。这种饮食习惯,往往会对消化系统造成较大的负担。藏医认为,肝脏是将转运送来的饮食精华生成血液的脏器,是血液的依存之地,肝脏在过量食用辛辣之物时,容易产生疾病。因此,针对藏民的饮食习惯,藏医传延着几千年的治病经验,总结出一套治疗肝病的有效方法。
经长期的临床实践证明,二十五味松石丸疗效确切,是治疗各型肝炎最常用的藏药之一,尤其对乙型肝炎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目前已广泛用于已型肝炎的治疗。该药具有利胆化,化石、青热、抗炎、解痞、镇痛、抗菌、抗过敏,增强免疫的作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胆囊炎、肝炎,黄疸性肝炎及胆结石疾病。主要成分:松石、珍珠、珊瑚、朱砂、诃子(去核)、铁屑(诃子制)、余甘子、五灵脂膏、檀香、降香、木香马兜铃、鸭嘴花、牛黄、木香、绿绒蒿、船形乌头、肉豆蔻、丁香、伞梗虎耳草、毛诃子(去核)、天竺黄、西红花、木棉花、人工麝香、石灰华。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疏肝利胆,化淤。用于肝郁气滞,血瘀,肝中毒,肝痛,肝硬化,肝渗水及各种急、慢性肝炎和胆囊炎。用法用量:一日一次,一次一丸,将药丸研磨搅溶后浸泡于温开水中,次日晨用开水冲服。适应于:肝郁气滞,血瘀肝中毒,肝痛,肝硬化,肝渗水及各各急、慢性肝炎、遗传性乙肝和胆囊炎、肝炎、肝囊肿,黄疸性肝炎及胆结石疾病。1、保肝降酶及利胆作用:二十五味松石丸中牛黄、珍珠具有清热、解毒、利胆化囊肿之功效。作用机理为膜保护作用,水、分子调节作用和抗氧化作用。此外,本品能刺激胆囊收缩,松弛胆囊口平滑肌而发挥利胆作用。2、抗菌、抗病毒作用:二十五味松石丸中所含的多种成分,如绿绒篙、唐古特乌头、小伞虎耳草、诃子、牛黄等均有光谱抗菌及抗病毒作用。麝香有抑制hbv的作用。3、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二十五味松石丸对免疫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即抑制病理性免疫损伤而增强正常的细胞及体液免疫。二十五味松石丸所含的多种成分具有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所以本品能增强机体的细胞及体液免疫,提高igm水平,激活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有助于机体对hbv的清除。4、抗肝纤维化作用:二十五味松石丸中的多种抗炎成分能减轻肝细胞炎症浸润和变性坏死。其中西红花能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纤维蛋白的形成,并能改善肝内血液循环,恢复重建肝硬化进程有良好疗效。5、调节胃肠功能作用:二十五味松石丸中所含有的木香、诃子、檀香等理气药物对消化道平滑肌的蠕动有双向调节作用,能缓解胃肠平滑肌的痉挛,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排除肠道积气。6、肿瘤抑制作用:二十五味松石丸能抑制癌变细胞的不典型增生,防止肝癌的发生。1、采用纯净无污染天然野生药材制成,现代研究发现,绿绒篙、船形乌头、藏茵成、伞梗虎草这些雪域特有藏药,含有独特的“肝复能因子”(hrf-ii)。2、能快速恢复肝脏能量,抑制肝炎病毒复制并杀死肝炎病毒,防止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恢复再生。3、在清热解毒、利胆退黄、疏感肝解郁、化淤行血、保肝降酶方面有良好作用。4、能预防慢性肝炎向肝硬化和肝癌转化。减缓“肝炎-肝硬化=肝癌”的演化过程。当然,仅有药物治疗是不够的。情绪暴躁、抑郁会伤肝,从而加重病情;通宵熬夜会伤阴,致使肝阳上亢,也会影响疾病的康复。因此,要保持心平气和的心境,坚持早睡早起的良好生活习惯。同时,饮食方面要合理,既要有充足的优质蛋白,又要有适量的水果蔬菜,以保证摄入充足的维生素,做到营养均衡。另外,还要做到不沾烟酒,远离辛辣食品,少操心、多休息。这样才能达到规范治疗的目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kw.com/yfbf/1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