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为何钟情于青年人术后究竟应该如

  最近一项统计显示,在近两年中每名大肠癌患者中35岁以下的患者就有4~5人。青年人患大肠癌的比例不断攀升,且男性多于女性。

1

青年人患大肠癌有这四个特点

一是早期发现少。

  青年人往往认为大肠癌是中老年病,或害怕、羞于检查,许多患者症状医院就诊,确诊时60%属中晚期。

二是恶性程度高。

  在确诊的青年人大肠癌中,分化最差的黏液腺癌、低分化癌和未分化癌占多数,远处转移和区域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诊断时已有60%以上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

三是漏诊多。

  一般青年大肠医院就诊到被确诊为5~15个月,漏诊率高达70%,初期多被诊断为痔疮、肠炎和肠虫症等。

四是手术切除率低,预后差。

  因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肿瘤转移或侵犯周围组织器官,手术性差,有时甚至无法切除肿瘤,术后5年生存率不足30%。

2

大肠癌还“钟情”哪些人1、大肠息肉患者:

  息肉主要分为腺瘤性和增生(炎症)性两大类。已经确知腺瘤性息肉,尤其是多个的息肉容易癌变,大肠癌在腺瘤性息肉病人中的发生率比无腺瘤的要高5倍!

尤其是直径大于1厘米的大腺瘤危险性更大。所以腺瘤性息肉被称为“大肠癌的癌前病变”,必须摘除干净以绝后患。即使去除后(包括手术切除)仍应警惕再发。炎性息肉癌变机会较小。

2、疡性结肠炎患者:

  溃疡性结肠炎发生癌变比常人高5~10倍,如在尚未成年时就发病,病变一直活动,范围广泛,病期在5年以上者,癌变危险性更大。

3、盆腔接受过放射治疗者:

  多为卵巢、子宫癌患者,其直肠癌发生率比一般人高4倍。直肠癌的发病多在放疗10年之后,尤见于放疗剂量较大的病人。

4、有肠癌家族史者:

  有家族史者大肠癌的发生率比无家族史者高3倍,可能与相同的饮食习惯有关。

5、胆囊切除者:

  行胆囊切除术以后及行近端小肠与远端小肠吻合术后的病人,由于有毒性的次级胆酸直接进入结肠刺激肠黏膜,增加了患结肠腺瘤性息肉和癌的危险性。

6、从事某些职业者:

  如石棉加工业,纺织业工人。

3

肠癌的四个鉴别诊断方法

1.肠癌的症状与体征与肿瘤所在部位有关

肠癌的症状与体征与肿瘤所在部位有关,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肿瘤的发展有以下症状出现:

  ①排便习惯改变,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便出有黏液或带有鲜血或黑色便,直肠及乙状结肠癌常有里急后重,便排不干净等感觉。

  ②腹痛:有2/3以上的病人以腹痛就诊而来,疼痛常不剧烈,劳累及行走时加重,出现肠梗阻时可出现腹部绞痛。(骥部肿块,约80%以上的患者在就诊时可扪及大小不等的肿块,一般肿块形状不规则,质坚硬,活动度较好,到后期如与其他组织粘连则肿块固定不移。

  ③肠梗阻,当肿块大部分阻塞肠腔,或与其他组织粘连时可引起肠梗阻,表现为腹部绞痛,腹胀,大便秘结。腹痛一般呈阵发性绞痛,当有感染时可出现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晚期病人还可表现为贫血、恶病质、腹水、肝肿大及腹膜炎。

2.纤维结肠镜检查

纤维结肠镜检查是诊断结肠癌较好的方法,可观察到肿块所在部位、形态、大小、局部浸润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并可取材活检。

3.X线结肠气钡造影

X线结肠气钡造影,可显示结肠袋消失、充盈缺损、狭窄、黏膜紊乱等改变。

4.癌胚抗原检测阳性率

癌胚抗原检测阳性率在73~93%,阳性率虽高,但其没有特异性,有时有假象出现。

  本病应与慢性胆囊炎、胃炎、胃溃疡、肠结核、肠息肉、肠阿米巴痢疾、结肠痉挛、血吸虫性肉芽肿、结肠良性瘤等相鉴别。

4

高危肠癌人群筛查4注意

1.溃疡性结肠炎病史长达7年以上的患者

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病史长达7年以上的患者而言,由于其发病原因不太明确,随着长期慢性结肠炎患者年龄的不断增大,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会越来越高。因此这类高危人群应接受结肠镜检查和结肠黏膜活检,检查间隔时间为1~3年不等。

2.家族性结肠多发性息肉病(FAP)

家族性结肠多发性息肉病(FAP)是一种显性遗传性疾病,直系亲属中1/2的人可能被遗传此病,而且罹患此病的患者45岁以前绝大多数会转变为癌症。因此有此病家族史的人自青春期后,患者及家属每1~2年都应接受一次结肠镜检查,以免耽误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

3.有过肠癌病史的人

  有过肠癌病史的人也属高危人群,由于手术及其他原因很可能造成肠癌复发甚至转移,所以根治术后仍需严密检查,不可掉以轻心。患者手术后6个月及前2年内每年接受1次肠镜检查,以排除局部复发,此后至少每3年进行一次检查。

4.遗传性非息肉性直肠癌家族史者

  对于遗传性非息肉性直肠癌家族史者,由于这类患者出现癌症的年龄多半在50岁以下,其家属患癌的机会远远高于一般人,所以这类高危人群从20岁起或早于亲属发病年龄10年起,每年接受一次肠镜检查。

  结肠癌在我国是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结肠癌在确诊时一定要尽早治疗,治疗方法以外科手术为基础,也是根治的主要办法。

  那么结肠癌手术后,结肠癌患者的护理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护理结肠癌病人要注意4点

1、饮食需循序渐进

  结肠癌术后患者一定要禁食,等到胃肠减压至肠蠕动恢复后可进食。结肠癌术后饮食需要循序渐进,才能更好的做好护理工作。

2、患者需要置尿管

  对于结肠癌手术后患者需要置尿管,这就需要预防尿路感染,每日清洗尿道。人工肛门周围的皮肤应保持清洁,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擦洗干净,以保护结肠癌患者的皮肤。定时用手指带上指套扩张人工肛门,当大便变细时,扩张更为需要。这是主要的结肠癌的保健方式之一。

3、每日清洗尿道口

  长期置尿管者,应每日清洗尿道口,预防尿路感染。这些结肠癌的护理比有效。结肠癌的保健还应逐步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如有几天没有大便,医院进行人工肛门灌肠。为防止腹泻,结肠癌患者要注意饮食卫生,并少吃纤维素类食品或生冷、油腻的食物。

4、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观察伤口渗血情况。这也是结肠癌的护理措施。结肠癌术后护理若病人有消瘦、骶骨部疼痛、会阴部硬块、腹块、腹水、肝脏肿大,以早期发现转移等情况因手术而作肛门再造的病人,由于人工肛门没有括约肌,而且浑身上下都有异常的味道,结肠癌患者常常产生思想负担,因此要多解释和鼓励,并帮助和指导病人作好人工肛门护理。

全球30医院在线专家联盟

结肠癌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白癜风哪家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kw.com/yfbf/1306.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