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
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
目录
1、疾病知识
1.1急性胆囊炎
1.2慢性胆囊炎
2、护理常规
2.1胆囊炎非手术治疗护理常规
2.2胆囊炎手术治疗护理常规
3、健康宣教
3.1术前宣教
3.2术后宣教
疾病知识壹
胆囊内结石突然梗阻或嵌顿胆囊管导致急性胆囊炎,胆囊管扭转、狭窄和胆道蛔虫或胆道肿瘤阻塞也可引起急性胆囊炎。
1急性胆囊炎的症状
①疼痛右上腹疼痛常突然发作,十分剧烈或呈现绞痛样,在进食高脂食物后或夜间多发,多为结石或寄生虫嵌顿梗阻胆囊颈部所致的急性胆囊炎;右上腹一般性疼痛,多为持续性胀痛,随着胆囊炎症的进展,疼痛亦可加重,疼痛呈现放射性,最常见的放射部位是右肩部和右肩胛骨下角等处,见于胆囊管非梗阻性急性胆囊炎时,胆囊炎症刺激右膈神经末梢和腹壁周围神经所致。②恶心、呕吐是最常见的症状③畏寒、寒战、发热轻型病例常有畏寒和低热;重型病例则可有寒战和高热,热度可达39℃以上,并可出现谵语、谵妄等精神症状。④黄疸较少见
2
急性胆囊炎的体征
腹部检查可见右上腹部及上腹中部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Murphy征阳性。伴胆囊积脓或胆囊周围脓肿者,于右上腹可扪及有压痛的包块或明显肿大的胆囊。
疾病知识
壹
1慢性胆囊炎的症状
持续性右上腹钝痛或不适感;有恶心、嗳气、反酸、腹胀和胃部灼热等消化不良症状;右下肩胛区疼痛;进食高脂或油腻食物后症状加重;病程长,病情经过有急性发作和缓解相交替的特点,急性发作时与急性胆囊炎症状同,缓解期有时可无任何症状。
2
慢性胆囊炎的体征
胆囊区可有轻度压痛和叩击痛,但无反跳痛;胆汁淤积病例可扪到胀大的胆囊;急性发作时右上腹可有肌紧张,体温正常或有低热,偶可出现黄疸。胆囊压痛点在右腹直肌外缘与肋弓的交点,胸椎压痛点在8~10胸椎旁,右膈神经压痛点在颈部右侧胸锁乳突肌两下角之间。
护理常规
贰
1非手术治疗
1、卧床休息,静脉补液及给予抗菌素。
2、急性腹痛发作,可暂禁食,能进食者,可给清淡的流质或半流质易消化、少食脂肪类食品,并嘱病人多饮果汁。
3、右上腹疼痛时可热敷,并给解痉镇痛剂如阿托品等。
4、观察病情变化:
(1)注意体温,脉搏血压的变化。如体温上升,脉快,血压下降,可能由感染,中毒所致感染性休克,应备好抢救用品,寒战时注意保温,高热时,按高热病人常规护理,并通知医生。
(2)严密观察疼痛的性质,部位和发作时间,注意黄疸出现的时间及黄染程度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3)如出现明显的胆绞痛、腹膜炎和休克症状时,要注意观察是否有腹肌紧张,板状硬等穿孔的症状。
5、及时留尿,送检尿三胆。
2
手术治疗
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目前胆囊切除首选腹腔镜微创治疗手段:
1.腹腔镜手术切口非常小,术后切口疼痛感较轻,术后2-3天行切口换药即可。
2.手术后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腹腔镜手术一般于术后24之内鼓励患者床上活动,24小时后下床活动,可促进切口愈合及避免下肢血栓形成。
3.胆囊术后患者肛门排气后可进食温水、米汤等流质饮食,排大便后可进食面条、馒头、稀粥、青菜等半流质食物,尽量采取少吃多餐、低脂高蛋白等易消化食物为主。
健康宣教叁
1术前宣教
1.宜进清淡,易消化饮食,忌食肥肉,油煎,油炸等高脂食物,同时补充维生素B,C,K。
2.黄疸出现皮肤瘙痒,遵嘱应用药物或温水擦洗来缓解症状,切忌用手抓破,以防感染。
3.术前禁烟,以减少肺部感染的机会。
4.特殊检查。
5.术前一天灌肠1次,术晨置胃管,尿管。
2
术后指导
1.术后平卧6小时血压平稳取半卧位,利于引流。2.术后第二天可试行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防止粘连。3.饮食:肠蠕动恢复拔除胃管后可进食高蛋白,高纤维素低脂饮食和含有维生素B,K的食物。4.保持各引流管通畅,勿折,压引流管,翻身或下床活动时注意不要牵拉,以免脱落。
5.T管护理:保持引流管通畅,勿折,压,脱落,以免形成胆汁性腹膜炎,一般置管2周左右则试行夹管,48-72小时后如无不适可考虑拔管,拔管前可行胆道测压或行T管造影。
以心为灯
原作生命的守护天使。
把苦、累、怨留给自己
将乐、安、康送给您
是普外一科全体成员永远的追求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kw.com/yfbf/10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