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五章: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常见症状的护理:

一:肾性水肿:组织疏松部位,如眼睑及面部(心源性水肿:通常下垂部位水肿、一般是下肢)

二:尿量异常:

①24小时尿量少于毫升为少尿,若少于毫升为无尿

②每日尿量大于毫升为多尿,若晚上持续尿量大于毫升为夜尿增多

③小儿的异常尿量:

A学龄儿童少尿24小时指小于毫升;

B婴幼儿少尿24小时指小于毫升;

C小儿无尿是24小时小于50毫升。

三:蛋白尿:尿蛋白量持续超过mg为尿蛋白

四:血尿:镜下血尿:高倍镜视野红细胞大于3个,脓尿是镜下视野大于5个

五:尿路刺激征:尿频、尿急、尿痛,多见于尿路感染

六:肾绞痛:由于输尿管结石、血块等移行所致,表现为病侧突然发作性绞痛,并向下腹、大腿内侧、会阴反射痛

泌尿系统疾病:

疾病一:慢性肾小球肾炎病人的护理

病因:主要是免疫介导炎症

临床表现: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蛋白尿量常在1~3g)

检查:

①血液检查: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可有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血尿素氮、血肌酐增高

②肾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确定慢性肾炎的病理类型

治疗:

①低蛋白低磷饮食(蛋白质控制在每千克体重0.5~08克)

②水肿、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应限制盐小于3克每天

③药物:水钠潴留的容量依赖性高血压首选利尿药:氢氯噻嗪、呋塞米

疾病二:肾病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病因:免疫因素(慢性肾小球肾炎是免疫介导炎症)

临床表现: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水肿(大量蛋白尿大于3.5g,水肿是肾病综合征病人最常见的体征)

并发症: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

检查:

①尿液:尿蛋白定性为+++~++++(3~4个加),24小时蛋白定量测定大于3.5克(大量蛋白尿)

②血液检查:血清蛋白低于30g(低蛋白血症)

治疗:

①休息:严重水肿、体腔积液时需要卧床休息

②饮食:蛋白摄入量为正常量的优质蛋白(记住在肾病中,只有肾病综合征可以进蛋白,其他肾病限制蛋白)

③药物治疗:

A首选:糖皮质激素

B细胞毒药物:最常用环磷酰胺

疾病三:肾盂肾炎病人的护理

病因:致病菌为大肠杆菌多见,以上行感染最常见

(女性肾盂肾炎最多见,女性尿道口靠近阴道、肛门;肾盂肾炎、继发性腹膜炎、胆囊炎三者致病菌为大肠杆菌)

临床表现:尿频、尿急、尿痛

检查:

①尿常规:白细胞管型,对肾盂肾炎有诊断价值

②尿细菌培养:菌落计数大于10/ML有意义

治疗:

①多饮水(多饮水勤排尿是最有效的预防尿路感染的措施):每日尿量在毫升

②抗菌药物:用药疗程为10~14日(2周),或至症状完全消失,尿检阴性后再用药3~5日

护理:

①多饮水,督促病人2小时排尿1次以冲洗细菌和炎症物质

②尿标本采集:清晨第一次清洁、新鲜中段尿液

③多饮水、勤排尿是最简便而有效的预防尿路感染的措施

疾病四:慢性肾衰竭病人的护理(肾衰竭)

临床表现(记住每个症状特征和原因):

①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最早、最常出现的症状

②心包积液:与尿毒症毒素沉着有关

③贫血:正常色素性正细胞性贫血,由于红细胞生成减少和破坏有关(肾脏可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当肾衰竭时分泌减少,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最终导致贫血)

④皮肤瘙痒:与尿素霜的沉积有关

⑤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A少尿期(肾衰竭少尿期高钾是主要死因):

三高

高钾、高磷、高镁

三低

低钠、低钙、低氯

B多尿期:表现为低钠、低钾

检查:

①尿液检查:蜡样管型对诊断有意义

②肾功能检查:肌酐清除率在30ml每分钟以下,血肌酐、尿素氮、尿酸增高

治疗:

①饮食治疗:低蛋白0.6~0.8克每公斤(减轻肾脏负担)

②饮水:每日液体入量前1天出液量加不显性失水毫升

③高钾血症者应限制含钾高的食物,但是每日尿量超过0毫升为多尿期时,无须限钾、要限制含磷食物

④对症治疗

A高血压:肾素依赖型高血压,应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B代谢性酸中毒:静脉补碱

C贫血: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是治疗肾性贫血的特效药

护理:

A摄水量:控制水量小于0毫升每天,并给予低盐饮食(小于2克每天)

B透析病人:要进正常蛋白饮食、蛋白质摄入量为每日每千克体重1.2g,优质蛋白占50%以上

C肾衰竭病人尽量使用前臂、肘部等大静脉,血液透析者应注意保护好动、静脉瘘管









































白癜风发病
白癜风的症状及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kw.com/hizn/1528.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