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囊炎属祖国医学“胁疼”病范畴,本症早在《内经》中已有记载,并明确指出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肝胆病变。如《灵枢·五邪》篇说:“邪在胆则两胁中疼”。本病的病因,历代医家大都认为“情志失调,肝气郁结,肝胆湿热”是导致本病的主因。结合临床实践,我认为:除上述认识外,肝寒胆郁和肝胆血瘀导致此病也屡见不鲜,现就临床由肝寒和血瘀所致的慢性胆囊炎谨举例,供同道参考。
何玉民,男,48岁,农民,年2月26日初诊,主诉右胁持续隐痛5年,多次作彩超检查,均诊为胆囊炎。已经数医屡治不效,近半年渐感加重,自觉右胁拘急而痛,厌食油腻,脘闷不舒,恶心呕吐,口吐涎沫,畏寒肢冷,查体质一般,面色光白。右上腹轻度压疼,舌淡苔白,脉沉迟,B超检查:空腹胆囊横径3cm,油质餐后一小时缩至2cm。
诊断:胁疼(慢性胆囊炎),证属肝寒挟饮上逆,胆寒疏泄。
治法:温阳利胆,降逆止呕,用吴茱蓃汤加味。
方药:1、吴茱蓃9g、肉桂6g、党参12g、柴胡9g、枳实9g、郁金9g、茵陈25g、金钱草25g、生姜3片、大枣4枚、甘草6g、水煎服一日一剂。
2、四知堂痹通药酒10ml+矿泉水ml/次,一日2次。
以上二方服三天,阴寒顿散,症状显著减轻,又进三天,肝寒诸症基本消失,唯存脘闷纳差,后改用逍遥利胆汤(自拟)。
方药:1、当归15g、白芍15g、柴胡9g、白术12g、云苓12g、陈皮12g、青皮12g、茵陈25g、郁金12g、枳实9g、金钱草25g、车前子15g(包煎)、内金12g、甘草6g,水煎服,一日一剂。
2、四知堂痹通药酒10ml+矿泉水ml/次,一日2次。
上方连用10日后,纳食增加,诸症消失,后作B超检查:空腹胆囊横径3cm,油质餐后一小时缩至1cm,提示胆囊收缩功能正常。
按:肝禀初春少阳之气,为人身阳气萌发之枢。今肝阳虚衰,肝失温煦,故疏泄不利,郁滞不通,导致浊阳上逆,故恶心呕吐。肝主升,气虚则不能升发,阳虚则气血凝敛不行,故面色光白,形寒肢冷,舌淡脉沉迟。肝寒气血运行不畅,故见右胁拘急而痛。寒在厥阴,非温不行,吴茱蓃辛苦大热,禀东方之气色,入肝伸阳,戢阳辟寒,故首选吴茱蓃汤为主方,温阳散寒,降逆止呕。肉桂入肝而行血分,补肝阳调木气;柴胡、枳实疏通肝气,郁金祛郁消滞;茵陈、金钱草疏利胆道。后又服自拟逍遥利胆、调和脾肝,谨守病机,辨证得当,故获良效。
河南四知堂制药有限公司湖南办事处得了白癜风该怎样治疗北京治疗白癜风手术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kw.com/bybl/1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