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期品的出现,向来让经销商非常头疼。如何处理临期品,一直以来都是“老大难”。
常规方法中,临期产品更多以捆绑和特价销售、广场热卖等动销方式被市场消化,模式僵化缺乏生动性,难以获得良好的市场反馈。
近日我们了解到一些经销商在临期品上大动脑筋,对常规处理方式加以改动,充分利用临期品的最后能量,创造尽可能多的附加值。
一、变身宣传资源,提高品牌口碑随着互联网媒介的迅猛发展,产品的宣传重心也逐渐向线上转移,而能够与消费者直面接触的线下活动则被迫缩减占比。
对此,不少经销商表示,如果方式得当,“临期品”这个消极的概念或许可以成为产品打入市场的一枚有利棋子。
试饮和免费赠送等形式的产品体验、作为抽奖活动礼品等赞助为、公益捐赠等都是常见且比较有效的市场宣传手段,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做到与消费者的深度沟通,虽然可能要承担一部分损失,但是由此带来的品牌口碑和潜在客户也是相当可观的。
深圳经销商吴炳淡说道,“我们曾多次赞助宴会,除了可以消耗一部分临期品,还可以将产品概念和活动一同存储到参会者的记忆当中,下次再有类似活动,参会者很可能就会联想到我们的产品,并成为产品的潜在消费者。这种方式操作简单,产品落地效果明显,并能不断产生辐射带动作用。”
虽然宣传活动能够为产品的后续发展提供助力,但经销商眼前的利益如何保障?
吴炳淡介绍,如果客情关系良好,并且赞助产品数量不大,可以尝试向厂家申报,一般情况下厂家会接手处理,并为经销商补货,新货的到来能保证经销商的利益不受损失。
二、加强终端合作,深化客情关系终端为王的现状给予终端更多的选择权利,经销商面对竞争压力的同时被迫承担铺市压力,如何夯实与终端的客情关系已经越来越引起经销商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kw.com/bybl/11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