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药,喝水大有讲究

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生病吃药,万能金句“多喝水”真的万能吗?您是不是吃什么药喝水都一样?药片唰一声吞下去就了事?其实药物对水的要求不是一概而论,大多数常用药我们吃药前要喝一口水润润喉咙、食道以防药片粘在侧壁,服药时再喝适量的水,但不同药物的性质不同、起效的机制不同,服药饮水量也不同,那么哪些药物宜多饮水?哪些药物宜少饮水?服药是喝白开水还是矿泉水?温开水和热水都能吃药吗?

一、服药后宜多饮水药物

1、喹诺酮类药物

如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主要经肾排泄,大剂量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或尿pH值在7以上时可发生结晶尿,为避免结晶尿的发生,宜多饮水,保持24小时排尿量在ml以上。

2、磺胺类药物

如复方磺胺甲恶唑等,因磺胺类药主要经肾排泄,易形成结晶使尿路刺激和阻塞。宜大量饮水可以冲走尿结晶,也可加服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促使结晶溶解提高,以减少结晶对尿道的损害。

3、氨基糖苷类药物

如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肾的毒性大,浓度越高对肾小管的损害越大,故宜多喝水以稀释并加速药物排泄。

4、抗病毒药

阿昔洛韦、泛昔洛韦等由于可以导致药物结晶性肾衰,因此服药期间宜多饮水。

5、抗肿瘤药物

甲氨喋呤、环磷酰胺等在人体内代谢主要以原型经肾脏排泄,如摄水量不足,药物在尿中过度浓缩可致结晶形成引起出血性膀胱炎与急性肾损害。

6、平喘药

如氨茶碱、多索茶碱等,有利尿作用,易脱水;同时哮喘者又往往伴有血容量较低。因此宜适量补充体液,多喝白开水。

7、利胆药

如胆舒胶囊和熊去氧胆酸等,有些利胆药可引起胆汁的过度分泌和腹泻,因此应尽量多喝水,以免腹泻和脱水。

8、某些中成药

如具有健骨作用的金天格胶囊,应多喝水。

9、抗尿结石药

如中成药排石汤、五淋化石丸等,服用后,宜多喝水可冲洗尿道,稀释尿液,并降低尿中盐类的浓度,减少尿盐沉淀的机会。

10、双磷酸盐

如阿仑瞵酸钠、氯膦酸二钠等,双磷酸盐在治疗高钙血症时,可致电解质紊乱和水丢失,故应注意补充体液,使每日尿量达ml以上。同时双磷酸盐对食管有刺激性,须用ml水送服,同时在服药后不宜立即平卧,并保持上身直立30min。

11、抗痛风药

如别嘌醇、苯溴马隆等,应用排尿酸药治疗痛风时应大量饮水,保证饮水量不少于2L,同时应碱化尿液,以防止尿酸在排出过程中在泌尿道形成结石。

12、电解质

如口服补液盐(ORS)等,多喝水,每袋加-ml水溶解。口服补液盐Ⅱ由于渗透压有点高,给儿童服用稀释水量应为说明书上的1.5倍。

13、解热镇痛药

感冒病人服用解热镇痛药时,饮水量大一些,一方面有助于机体大量排尿以代谢体内的毒素,同时退热药会使患者大量出汗,饮水可调节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

14、容易口干的药物

如阿托品、山莨菪碱等。

二、服药后宜少饮水药物

1、胃粘膜保护药

如思密达,施林颗粒、硫糖铝、达喜等,仅需少量水送服,且服药后半小时不宜喝水,以便药物在受损的胃粘膜上形成保护膜。

2、止咳药

如各种止咳糖浆、复方甘草合剂等主要通过覆盖在呼吸道黏膜,形成一层保护膜,减少神经末梢的刺激,而达到止咳作用。服药后不宜立刻喝水,以利于保护膜的形成,如果觉得口干,应在服药半小时后再喝水。

3、苦味健胃剂

如复方龙胆酊是利用其苦味,通过舌头的味觉感受器,反射性地促进胃液分泌来增进食欲,故不宜多喝水,以免冲淡苦味而影响药效。

4、润喉片

因为饮水过多,可减弱其润喉作用和对咽喉部黏膜的保护作用。

5、心血管药物

如硝酸甘油片、藿香保心丸等舌下含服,由舌下静脉吸收以达速效,不需用水送服。

6、抗利尿药

如加压素、去氨加压素,服药期间应限制饮水,否则可能会引起水潴留或低钠血症状及其并发症。

三、服药该喝什么水

除了喝水的量,水质的不同也会对药效产生不同的影响,对绝大多数药物来说,白开水是最好的。

1、茶水

茶水可以解油腻,助消化,利尿,缓解便秘,还有助于预防冠心病,高脂血症等,但其内含有大量的鞣质,容易和药物中的蛋白质、生物碱、金属离子等发生相互作用。例如含铁的补血药,鞣质和铁结合会产生沉淀,阻碍铁的吸收。含蛋白质的消化酶类制剂,也会与鞣质结合而降低药效。此外,茶叶中的咖啡因对镇静安神类药物有对抗作用,所以不要用茶水送服药品。

2、矿泉水

矿泉水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普遍,但其中存在一些一些矿物质和金属离子会与药物发生反应。例如钙,说明书上注明,四环素类抗生素,阿仑膦酸钠等药物严禁与钙制剂一起服用。

3、橙汁

最近发现,橙汁对一些由肝脏代谢的药物有干扰,可以阻碍其代谢,从而增强毒性。例如,调节血脂的他汀类药物,治疗心脏病的塞利洛尔等。所以,不仅禁用果汁送服上述药物,在服药期间,也尽量不要饮用果汁。

4、热水

用温开水服药是个常识,但有人喜欢用50-60摄氏度的热水送服药物,殊不知,部分药物预热后会产生物理或化学反应,进而影响药效。如助消化的酶类:胃蛋白酶合剂,胰蛋白酶。维生素C遇热后被还原,破坏,丧失药效。

止咳糖浆类。急支糖浆、复方甘草合剂、蜜炼川贝枇杷膏等,是将止咳消炎成分溶于糖浆或浸膏中配制而成的一类药物。患者服用后,糖浆或浸膏覆盖在发炎的咽部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便于快速控制咳嗽,缓解症状。如果用热水冲服,更易降低糖浆的黏稠度,影响保护膜的疗效。

活疫苗。如小儿麻痹症糖丸,含有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服用时应当用凉开水送服,否则疫苗灭活,不能起到免疫机体、预防传染病的作用。

含活性菌类。乳酶生含有乳酸活性杆菌,整肠生含有地衣芽孢杆菌,妈咪爱含有粪链球菌和枯草杆菌,合生元(儿童益生菌冲剂)含有嗜酸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此外,酵母片、丽珠肠乐等药物均含有用于防病治病的活性菌。遇热后活性菌会被破坏。

  清热类中成药。中医认为,对燥热之证,如发烧、上火等,应采用清热之剂治疗,此时不宜用热水送服。用凉开水送服则可增加清热药的药力。

了解更多中医养生知识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cbpkw.com/bybl/112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